导语 近期,公安机关对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进行升级,通过强化与重点网络基础服务商平台及相关公共服务对接,优化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备案(以下简称“公安联网备案”)办事流程,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下面带你一文读懂公安联网备案。 一、公安联网备案是什么 Q1:公安联网备案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A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147号)、《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33号),公安联网备案是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法定义务。
法律原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147号)第十一条 进行国际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由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33号)第十一条 用户在接入单位办理入网手续时,应当填写用户备案表,备案表由公安部监制。 Q2:公安联网备案有什么工作要求? A2: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在网络正式联通起30日内,办理公安联网备案。
法律原文: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33号)第十二条 互联单位、接入单位、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包括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联网的单位和所属的分支机构),应当自网络正式联通之日起30日内,到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指定的受理机关办理备案手续。 Q3:不进行公安联网备案会受到处罚吗? A3:对于拒不履行公安联网备案职责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公安机关可能给予警告或停机整顿不超过6个月的处罚。
法律原文: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不履行备案职责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或者停机整顿不超过6个月的处罚。 Q4:除了公安联网备案,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还应做什么? A4: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负责本网络的安全保护管理工作,应建立健全安全保护管理制度,落实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保障本网络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并配合公安机关履行安全保护职责。
法律原文: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十条 互联单位、接入单位及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履行下列安全保护职责: (一)负责本网络的安全保护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保护管理制度; (二)落实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保障本网络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 (三)负责对本网络用户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四)对委托发布信息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登记,并对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按照本办法第五条进行审核; (五)建立计算机信息网络电子公告系统的用户登记和信息管理制度; (六)发现有本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所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保留有关原始记录,并在24小时内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删除本网络中含有本办法第五条内容的地址、目录或者关闭服务器。 二、为什么要进行公安联网备案 公安联网备案是国家网络安全监管的重要制度,可为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提供以下帮助: 1、提升相关互联网服务安全合规性 开展国际联网备案,是履行网络安全义务的核心要素,也是相关互联网服务合法运营的前提。
2、提供信任标识 公安联网备案号是公安机关对互联网服务的进行监督管理的必要证明,能帮助网民有效辨识非法互联网服务,提升网民对互联网服务的信任度。 3、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意识与能力 公安机关将督促开展公安联网备案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建立健全安全保护管理制度,提升网络及信息安全防护意识与能力。


三、如何开展公安联网备案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可以使用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https://beian.mps.gov.cn),实现公安联网备案全程在线办理,具体操作可参照网站备案指引。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