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乃哪吒三太子,能降妖来会作诗”,2025年春节档电影激战正酣,其中,《哪吒2》票房一路高歌,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有勇有谋的哪吒,有情有义的敖丙,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旋律,让观众们大呼过瘾。这部动画电影引发的不仅是视听震撼,更是一场关于“如何守护少年向阳而生”的法治思考。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里边哪些剧情能给我们上一堂生动的普法课。

打破标签,我命由我不由天

电影中,哪吒生来被贴上“魔丸”的标签,所有人都觉得他会祸害人间,但他最终用行动证明:“我是谁,我说了算。”你是否也被贴过标签?“书呆子”“不合群”……这些标签就像哪吒身上的符咒,困住我们的可能性。
普法课堂
法律保护每个人的尊严。《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校园欺凌,包括语言暴力。你不是别人口中的“定义”,你有权撕掉标签,活出自己的光芒。


家庭教育:爱不是束缚,而是陪伴和引导

影片中,哪吒的父母李靖和殷夫人一改前作中严厉的形象,更加注重对哪吒成长的引导。他们尊重哪吒的独特个性,鼓励他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同时也教导哪吒要承担起责任,学会明辨是非。
普法课堂
哪吒的父母始终相信并保护他,这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理念不谋而合,这正体现了“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理念。法律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责任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切实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这是家庭对孩子成长最基本的保障。父母还应当时刻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用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恰当的方法去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替考升仙?这可使不得!


影片里,申公豹为了获取玉液琼浆,竟然指使敖丙用哪吒的身体去参加升仙考试。这种行为合法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普法课堂
升仙考试对于天庭弟子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考核,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高考。然而,替考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时可能会触犯刑法,构成代替考试罪。替考,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考试找枪手”,是典型的考试作弊行为。这种行为严重破坏考试秩序和人才选拔制度,干扰公平竞争,损害社会诚信,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替考行为不仅直接违反考试纪律,考试成绩会被取消,还有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刑法修正案(九)》中规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我们要记住。你的“混天绫”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你的“风火轮”是师长同伴的陪伴,而你的“火尖枪”,应当是知识、勇气和永不放弃的信念。愿你们都像哪吒一样,不认命、不信邪,但更懂得——真正的强大,是心中有法、眼中有光、脚下有路。

来源: